對于小學,我們除了要關注小學期間的各類事項,對于進入初一也是需要家長們強烈關心的!!!本期,伊頓教育一對一輔導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小學過渡階段的三個時間點,把握這三個時間點,才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初中學習生活!!!
小學過渡階段的三個時間點
暑假階段
1、瘋玩兩個月學習易斷檔
假期本就是讓孩子休息放松的,但長達兩個月的暑假不能完全與學習脫鉤。學習是有延續(xù)性的,如果暑假里孩子瘋玩兩個月,那么就很容易造成“斷檔”。玩耍放松的同時,也要有計劃地進行學習、預習。步入初中后,便能明顯感到提前預習的好處,不僅能夠理解老師講解的內容,很快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而且也增強了自信,形成良性循環(huán)。
2、幫助孩子完成角色轉換
小學的學習銜接不僅僅體現(xiàn)在孩子的知識基礎上,更為重要的是培養(yǎng)適應初中學習的學習方法與習慣,比如制定學前計劃,聽課做好筆記,學后總結反思,此外還需要經(jīng)常閱讀的積累,以及良好的時間觀念等。從小學步入初中,除了學習上的適應,更需要心理上的調適,也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完成從小學生到初中生的角色轉換,所以現(xiàn)在起就為孩子營造一個的家庭氛圍,讓他們快快樂樂地準備初中生的生活吧。
開學階段
1、人際交往
孩子要上初中,不僅面臨著新環(huán)境,也面臨著新的同學朋友和老師,在這個關鍵的階段就需要家長引導孩子主動結交新的朋友,保持在內心深處對老師的尊敬以及處理好男女同學間的關系。
2、學習環(huán)境
初中不同于小學,突出表現(xiàn)為“三多”——課多、書多、老師多。不少孩子感到不習慣,對功課應接不暇。家長要引導孩子合理安排時間和精力,而這個暑假,孩子們要盡量把初一新知識進行梳理預習的基礎上,還要養(yǎng)成能夠適應初中突如其來的繁重學習量。
3、時間管理
合理利用課余時間。因為上課的時間不歸自己支配,所以要學會自己把握課余時間。合理分配時間,并不是要你給每一科平均分配時間。有些科目分配多一些,有些科目少一些;有些科目適合早上學,有些科目適合晚上學。具體到每周的每天你有多少課余時間,怎么分配這些都由自己計劃,計劃好了,就幫助孩子執(zhí)行下去。
從六年級剛剛升入初中一年級,很多學生還以小學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對待初中的學習,有些孩子會出現(xiàn)上課跟不上老師進度,明顯感到學習任務加重,學習有些力不從心。
小學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飛躍,學生面臨著新的環(huán)境、老師、同學,對于“新”的適應速度將會對初一學生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新年級的初一新生,對一切既陌生又好奇,心態(tài)比較放松??颇吭龆嗔?,知識難度也比小學有了較大增強,已經(jīng)不能再用小學或者初中的學習方法來學習,要及時調整,學習時間分配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
初一上學期期中考
有一句話叫做: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中考天上地下。初一是中學階段的開局之間,也是為整個中學奠定學習習慣和學習基調的關鍵之年。
1、尖子生易遭遇大滑坡
孩子剛進入初中,學習成績很不穩(wěn)定,有些曾經(jīng)的尖子生成績直線下滑,而平時學習一般的有可能突飛猛進,也有可能會更差。初一是重新“排隊”的階段,一切變化皆有可能。其中的原因很多,其一,班級范圍擴大,孩子面臨的競爭對手多了,相比之下自己有可能稍遜一籌;其二,小
學階段內容不多,每次考試前都是反復訓練,取得較容易,而初中課程多,學習方法也更靈活,學生之間的差距也就拉大了。
2、學習方法的過渡
小學由于年齡小,記憶力好,模仿能力強,學習過程主要是靠簡單、機械地識記、抄寫、背誦來完成。進入初中后,隨著學科多樣和深刻化,中學生比小學生要求更有自覺性、獨立性和主動性。中學的任課老師多,每位老師教的學生多,一會兒一門課,一會兒一個老師,而且各個老師的教法不一樣。他們不可能采取像打籃球那樣“人盯人”的方法。中學老師比較重視啟發(fā)學生獲得知識的能力,強調“預習——聽課——復習——作業(yè)——總結”五個環(huán)節(jié)。孩子讀小學時,家長下班回家第一句話就是問孩子作業(yè)做好了嗎,如果孩子回答“做好了”,家長也就放心了。這種課后只完成作業(yè)的學習方法,就不能滿足中學學習的要求了。